基本介绍
啜[啜,读音作chuài]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古羌族,出自宋朝时期党项族直荡部族首领啜佶,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寻源》记载:“当出折维昌所部,啜讹之后。”即源于宋朝时期兴州刺史折惟昌所部将领啜讹之后。啜讹,党项族人,其所统领的直荡部原来隶属于后周世宗柴荣(公元921~959年)属下的静难军节度使折德扆麾下。进入北宋王朝之后,折德扆病逝,其弟折德愿承袭爵位,在北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归附北宋王朝。在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党项直荡部族首领啜佶率众反叛,引军攻击府州(今陕西榆林林府谷),结果为宋朝大军所败。当时,羌部族十六府的大首领屈遇与十二府首领罗崖领因啜佶的反叛而招至北方兵祸,众皆怨怒,要联合诛杀啜佶。啜佶十分惧怕,只好再以其部族归顺北宋王朝。当时,宋太祖以屈遇为检校太保、归德将军,敕封罗崖为检校司徒、以啜佶为怀化将军,啜佶部族再次归于宋军大将杨业之妻折太君(后世文学作品中称“佘太君”)的叔叔折德愿所部。
到了宋真宗赵恒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折德愿病逝,其子折惟昌承袭。啜佶之子啜讹又率部族叛出折惟昌所部,与河西羌族黄女族长蒙异保一起造反叛宋,并引导西夏国银州观察使赵保吉之军攻击宋朝的麟州万户谷(今陕西榆林神木),联军攻至松花砦(神木东北二十里处),遇到了宋军大将折惟昌、同巡检使折海超、供奉官折惟信所率宋的赴战抵抗。在这场战役中,赵保吉率西夏兵众攻击宋军,战中啜讹异常骁勇,因此宋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竟然不敌,一场血腥厮杀后,宋军主将折惟昌臂中箭矢坠马,得裨将之马突围而出,而其叔折海超、其弟折惟信皆被啜讹、赵保吉之军斩杀。到了农历9月,折惟昌与宋思恭、刘文质率宋军与西夏兵再次大战于埋井峰(今陕西榆林林府谷),怒军难抵,西夏赵保吉、党万私、保移埋、啜讹等大败而走。紧接着,折惟昌又率军攻破言泥族,即河西羌族黄女族长蒙异保所部,拔除黄砦,焚其器甲、车帐,俘斩甚众。之后,折惟昌以功领富州刺史(今湖南怀化)。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折惟昌与王万海等大破贼砦,护刍粮直抵麟州(今陕西神木)。秋季入朔州地界(今山西朔州),击破西羌狼水砦。当时的契丹正在围攻宋朝的岢岚军(今山西岢岚),闻风败遁而去。此后,正史中不再见党项直荡部啜氏的记载。
在党项直荡部族中,多有以酋首啜佶的名字为姓氏者,后取其首音汉字谐音“啜”为氏,称啜氏,在西夏王朝被蒙古大军灭亡之后,啜氏族人分别融入汉族、蒙古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
源于朱姓,出自明朝初期明惠帝朱允炆,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因至爱的太子朱标早逝,遂在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即立朱标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农历闰5月,朱元璋驾崩,终年七十一岁。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改年号为“建文”,这就是明朝初期著名的明惠帝,即建文皇帝。朱元璋皇子众多,称嫡系者就有二十余人,庶子不计其数。生前,他把诸皇子皆封王位,然后分封于全国各地。四子燕王朱棣其人智谋善战,就把他分封到北平(今北京)以镇北方,主要是防御元朝的残余北元政权。朱允炆继位后,燕王朱棣根本就不把这位侄皇帝放在眼里,有心取而代之。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农历7月,燕王朱棣正式借口明惠帝的削藩作法,以“靖难”之名发兵造反,至明建文三年(公元1402年)农历6月,历时三年,燕军直抵南京,之后自立为皇帝。明惠帝朱允炆哪里去了?在历史上没有确切记载,只在《明史·恭闵帝本纪》中有一笔:“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民间传说,在明建文三年(公元1402年)农历6月,明朝京城(今江苏南京)失守后,明惠帝朱允炆命宫人放火焚宫,皇后赴火死难。后明惠帝乔装剃发扮僧人模样,和随行护驾人员分两路,一路从鬼门出,在神乐观道士王升助在协助下乘小船到神乐署(神乐观,今江苏南京天坛新村),另一路从水道御沟而行,奔神乐观,后坐船逃往京口(今江苏镇江)。翌日晨,明惠帝起程,过六合(江苏六合县)至襄阳,逃往云南。朱氏三兄弟与帝兄允炆泣泪相别,各回府地,同年农历8月,那兄弟三人的封爵全被燕王不同程度予以削废,以后也都非正常死亡。程亨和太子朱文奎与明惠帝同行,后改道去汴梁。在汴梁,朱文奎等隐姓埋名,依教书和帮写文书为业。待朱文奎成人后,符为啜氏。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燕王朱棣称帝迁都北平,改年号为“永乐”,帝号成祖,在农历2月下诏把北平改为北京、隶属顺天府。
而镇江城当时即有谣传,“靖难生永乐,京口变镇江,京字带北去,口子搁姓旁。”可人们很少知道其中的原由,实际意思是:京字被燕王明成祖迁都带往北平,改平为京用,口字是明惠帝,拿去搁在啜氏旁边了,所以京口的城名从此就不复存在了,改成了“镇江”,一直沿袭至今。
本书按:
第二个渊源纯系民间口头传说,难以取信。笔者家族即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楚王朱桢后裔嫡传,家传长寿,今士字辈犹有人以近九十岁高龄在世,且家史丰盈,却从未确实过此传说,反而第一个渊源倒是有史有据。不过,天下民口悠悠,或为实情也未可知,因此不敢驳也!另外,在今文献《姓氏大词典》中将姓氏“啜”注音为chuài(ㄔㄨㄞˋ),为误,读音实为chuǎi(ㄔㄨㄞˇ)。
第三个渊源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官职五大啜,属于以官职族称谓汉化为氏。五大啜,是隋、唐时期西突厥民族中的官职称谓,为西突厥咥利失可汗所设置。隋文帝杨坚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突厥民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之后,西突厥的咥利失可汗阿史那·室点密将整个西突厥分为十部,每部设有酋长一人,各赐一支金箭(金箭令牌),时谓之“十箭”。在中央帐厅,咥利失可汗又分有左、右两厢,左厢号称“五咄陆”,置有五大啜,每一“啜”执掌一个部落,领属下居于碎叶城(素叶水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以东;右厢号“五弩失毕”,置有五大俟斤,每一“俟斤”亦执掌一个部落,领属下居于居碎叶城以西,通称之为“西突厥十姓”,即西突厥白姓(贵族)阿史德部、苏农部、执失部、舍利吐利部、阿史那部、绰部、贺鲁部、葛逻禄部、郁射施部、多地艺失部这十个大的部落,其实,当时的西突厥还有拔延部、卑失部、叱略部、跌部、思壁部、奴剌部这六个部,只不过其时规模还很小,史籍中未予以单列。“西突厥十姓”不包括黑姓(平民)。在历史上著名的西突厥重臣阿史那·屈利啜,其“啜”就是这种突厥官职称谓。其后,咄陆、啜、弩失毕、吐屯、俟斤、乙斤、阎洪达、颉利发等西突厥的官署名称以及官职称谓,亦皆成为了西突厥民族中的姓氏,啜氏即其中之一,自唐朝时期起世代相传至今。
在西突厥民族中的五大啜之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官职称谓为姓氏者,在西突厥灭亡之后,族人多以谐音汉字为姓氏,称啜氏,逐渐融入汉、吐蕃、室韦等各个民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大臣阿史那·屈利啜,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阿史那·屈利啜,西突厥重臣、大将、宰相,曾受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颉利之命,为其弟迎娶焉耆国的龙氏莫言花,以达到联姻并迫使焉耆国与其联军来对抗唐朝。焉耆国,国君为龙氏。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焉耆国王龙突骑支始遣使来朝。自隋末乱世,碛路闭塞,故而西域至中原朝贡皆借道高昌国境。龙突骑支当时请开大碛道以便行人,唐太宗许之。因此高昌国王大怒,怂恿国人大掠唐朝边境。西突厥莫贺设与咄陆弩失毕作难,来奔,咄陆弩失毕复攻之,遣使言状,并贡名马。到了咥利失可汗即位后,与焉耆国很亲善,故倚为互援。
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处月国、处蜜国与高昌国联合起来,攻陷了焉耆国的五座城池,不但掠走了一千五百余国人,并大肆焚毁庐舍。唐太宗得知后,诏令大将军侯君集率兵讨伐高昌国,侯君集在攻击前曾遣使告之焉耆国王龙突骑支,龙突骑支大喜,引兵辅佐唐军。后高昌国破,侯君集归还了高昌国所俘掠的焉耆国人及其五城,龙突骑支为此还遣使者入长安向唐太宗致谢。后来,龙栗婆准的从兄龙薛婆阿那支自立为王,号瞎干,抓了弟弟龙栗婆准献给龟兹国,龟兹国王将龙栗婆准杀之。唐太宗震怒,派遣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率军讨伐龟兹国,龙薛婆阿那支早有准备,在戈壁东境组织军队抵抗唐军,结果为阿史那·社尔一举击败,擒住了龙薛婆阿那支,历数其罪,斩之,为龙栗婆准徇葬。之后,唐太宗改立龙突骑支的弟弟龙婆伽利为王,以其地为焉耆都督府。后来,阿史那·屈利啜因为大意,居然死在将领飞龙之手。
在阿史那·屈利啜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名字位姓氏者,后分别省文简改为汉字单姓屈氏、啜氏等,融入汉族、蒙古族、女真族中,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
源于突厥族,出自唐朝时期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默啜,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阿史那·默啜,为唐朝早期的西突厥可汗,是一位历史上对唐王朝忽降忽叛了整二十年的突厥可汗。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曌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农历1月,西突厥可汗阿史那·骨笃禄逝世,因其子幼,其弟阿史那·默啜自立为可汗,史称默啜可汗。农历12月,默啜可汗发兵侵扰灵州(今宁夏灵武),室韦也乘机反叛,武则天即派出东北靺鞨族酋长、右鹰扬卫大将军李多祚率军击破之。唐天册万岁元年(乙未,公元695年)冬,农历10月,默啜可汗遣使请降,太后喜,册授左卫大将军、归国公。一直到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农历6月,默啜可汗又出并向北攻击匈奴分支的铁勒九姓之一的拔曳固(拔野古),大破铁勒于独乐水(今北京平谷),杀害拔曳固,抢掠甚多,恃胜得意扬扬而归。不料在途中遇到了拔曳固的部下颉质略所率铁勒溃散之兵,他发现默啜可汗的亲兵卫队非常懒散,警惕性极其差,几乎就不设防备,而默啜可汗本人作为突厥首领,竟然也大摇大摆地离开了本队,几乎是独自行动,于是质略所自柳林突击而出,一举斩杀了这位横行了中国北方二十年的突厥可汗,其部下也将突厥的亲兵卫队杀散,之后割了突厥可汗的脑袋,交给了当时追击而来的唐朝大武军将领郝灵荃。一代突厥枭雄的历史就此结束。
阿史那·默啜的后裔子孙甚多,在其中有以先祖名字的谐音汉字为汉化姓氏者,称默啜氏,后又分衍为单姓默氏、啜氏,分别融入汉族、蒙古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啜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却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一千一百五十二位,以漠北为郡望。
今啜氏族人主要分布于今山西省的汾阳市,台湾省的台北市,河北省的乐亭县,江西省的新干市、宁河县,内蒙古自治区的开鲁县,吉林省,辽宁省的沈阳市、阜新市,以及北京市等地。
郡望堂号
郡望
漠 北:在历史上是匈奴,突厥,蒙古人的活动中心。从秦朝末年(乙未,公元前206年)起至清朝统称“漠北“。汉朝时期所称的漠北,主要指蒙古高原一带,因其大部分位于长城以外的戈壁沙漠的北面,故称漠北,比照现在的政区,主要分布在蒙古国(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贝加尔湖流域及叶尼塞河上游一带,海拔平均在1500米左右,南以戈壁为界,东大致到克鲁伦河,西以杭爱山,阿尔泰山一线。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88年),出于主动打击匈奴的需要,汉人才第一次深入到阴山以北的大沙漠中。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的政权多建庭于漠北,这样与南面的农居民族政权隔了一个大漠,有利于扬长避短。但像匈奴和突厥自身分裂後,南匈奴和东突厥都曾在一段时间内建庭于漠南,对汉族政权保持忠诚,然而其内心还是念念不忘重返漠北
堂号
大漠堂:以望立堂。